脊柱侧凸或多或少是因为力学平衡上的明显改变而形成,由下肢(脚、小腿和髋)开始,和有肌力失衡。
- 凹侧肌肉短缩
- 凸侧肌肉被牵拉,可出现牵拉性紧张
具体的肌肉失衡分析
1.腹肌
在脊柱侧弯当中,所有的腹肌均牵涉在内。
若患者为脊柱右凸,其右侧的腹外斜肌和左侧的腹内斜肌,对角并排于一线的都会被拉长,肋隆凸可向外或向后移动。
相对的,对侧的肌肉则会缩短,前肋隆凸会向前向内移动。
2.腰方肌
在脊柱侧凸中,腰方肌等肌肉单侧收缩,可以将腰椎横突拉向一侧,出现腰椎的偏移及扭曲,造成腰椎段脊柱侧凸。
所以,在凸侧会出现横突与髋旋前的现象。腰部肌肉缩短,也会在对侧形成肌肉隆凸。
3.竖脊肌
竖脊肌位于脊柱两旁。双侧共同收缩可以稳定脊柱两侧。单侧的髂肋肌收缩也能使胸廓侧屈。
脊柱侧弯的患者凸侧的肌肉较紧张(代偿性)。以胸椎右凸为例,会导致左颈段、右胸段和左腰段的肌肉代偿性紧张(长度增加)。
4.髂腰肌
髂腰肌单侧收缩,可以使脊柱向一侧偏移,同时还会向相反的方向转动。
因为髂腰肌位于腰椎的前方,还可在腰椎段引起过度的前凸。
5.背阔肌
在脊柱侧弯的凹侧,背阔肌短缩,会将肩胛下角压向肋骨,使其前移,相对的,肩胛骨上缘会向后移。
在凸侧,背阔肌拉长,会使得肋骨后移,肩胛下角向后向上提升,肩胛骨上半部分向前旋转,肋骨隆凸增加。
6.斜角肌
在上胸椎后凸的患者当中,斜角肌受损尤其明显,最后会使得肋骨在前方降低,导致肺尖收窄。背部向后及向上移,头部向前下陷。
7.胸肌
胸肌可以将肩膀拉向前,在脊柱侧弯的患者当中,拮抗肌(斜方肌和菱形肌)力量降低,会使得胸肌更显紧张,肩胛带区也被拉向前,最终挤压肺尖。
脊柱侧凸的治疗
1.脊柱侧凸的治疗与cobb角的关系
Cobb角是衡量脊柱侧弯的标准,即X线片以上下弯曲最顶端的上椎体上缘和下椎体下缘所成的夹角。在正常情况下,脊柱是呈中轴线的。
Cobb角在10°以内属于正常范围,重点在密切随访,同时进行姿势训练和矫正体操。
Cobb角在10°~20°的脊柱侧弯进行物理治疗、肌肉锻炼并密切随访观察。
Cobb角在20°~40°可行支具治疗,目的主要是防止或延缓进展,而非矫正畸形。
Cobb角在40°以上的脊柱侧弯或角度加重较快、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,则需要手术矫正。
2.肌肉失衡的治疗
原理:缩短拉长的肌肉,拉长缩短的肌肉,强化肌肉使其恢复应有功能。
方法:针刺、手法、理疗、运动训练等。
关于脊柱侧弯具体的治疗方法,要根据患者的个人情况来制定。